经管院首页  |   招生咨询:0871-68314770

 明德  致知  树人 

Mingde Zhizhi Shuren

当前位置:教育学院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  浏览文章

聚焦数字人文,拓展研究领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答辩圆满举行

2025年09月21日    教育学院    0

2025年9月20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6届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在安宁校区综合楼举行。234名学生围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方向展开研究,36位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院、昆明文理学院、昆明传媒学院的专家及本校部分教师组成评审团,通过“学术问诊+实践导航”模式,为毕业生学术研究把脉定向。

A1.jpg

答辩现场,学生选题呈现“本土化”与“全球化”交融态势。如学生张华胜的《浅论于坚<建水记>的“乡愁”书写》,于坚的散文《建水记》以云南建水古城为叙事载体,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与深沉的文化观照,构建了多维度的“乡愁”书写体系。本文从空间诗学、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三个维度切入,分析作品中“乡愁”的呈现形态与精神内核。

国际视野同样贯穿答辩全程。许志瑞以《泰国中级汉语学习者定语语序习得偏误分析》为题,本文以泰国中级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语言学与偏误分析理论,系统考察其汉语定语语序的习得特征与偏误规律。研究采用自建语料库(含书面作业、口语访谈及HSK动态语料共12,864字)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领属语—中心语”“形容词—名词”“多项定语”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

本届答辩凸显“技术+人文”深度融合趋势,关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更新。学生石在富的《人工智能化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本文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路径,通过整合自然语言处理(NLP)、智能批改系统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探讨AI工具在写作教学全流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采用“设计—实施—评估”三轮行动研究法,以3所初中24个班级的864名学生为样本,构建“诊断—训练—反馈—提升”的AI辅助写作教学模型,找到传统写作教学痛点,找到新的教学路径。

A2.jpg    A3.jpg

A4.jpg    A5.jpg

答辩总结会上,评审组提出三项改进建议:一是强化理论对话,鼓励学生在绪论部分增设“学术史回顾”章节;二是规范学术表达,对“内卷化”“躺平”等网络用语在论文中的使用作出明确限制;三是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对查重率超标或数据造假者实行“一票否决”。

本次答辩所呈现出的多元特色与创新趋势,无疑为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相信这些充满智慧与探索精神的研究成果,将如同星星之火,引发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关注。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研究涌现,在“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交融中,在“技术 + 人文”的深度融合里,不断开拓学术与实践的新境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至善育人

      图文:李睿聪 赵晓婷

 编辑:段欣仪

   一审一校:包禹静

  二审二校:丁淼

   三审三校:王为仕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