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智能制造领域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与课程建设水平,智能制造教研室于3月3日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数字孪生赋能教学创新”的专题教研会。会议聚焦数字孪生技术课程开发、教师软件技能提升及课程教学优化,智能制造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会议首环节围绕“数字孪生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深入探讨。教研室主任程双娇指出,数字孪生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课程设计需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融入虚实结合、动态仿真等实践模块。与会教师就课程内容分层设计、校企合作案例库开发、软硬件配套资源建设等议题提出建议,一致认为应构建“基础认知-仿真建模-工业应用”三阶递进式课程框架。
为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能力,会议特别安排了工业仿真软件专题培训工作安排。由现场演示数字孪生平台的操作流程,涵盖设备建模、数据映射、实时监控等核心功能。参训教师通过实操演练,掌握了虚拟调试、故障诊断等教学案例的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教研会第二环节聚焦“教师磨课”,程双娇、程肖、刘翠琴三位教师分别针对三门课程进行教学展示与优化研讨。程双娇主讲教师以《制造执行系统技术》课程中MES功能为切入点展开,呈现了“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
程肖主讲教师以《智能制造数字孪生技术课程》中智能制造与数字孪生的八大关系展开讲解,展示如何与CAD等进行关联。
刘翠琴授课教师以《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中的电流继电器进行讲解,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产线分拣系统实例,串联PLC编程、传感器配置等知识点。
在点评环节,参会教师就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刘艳余、陈亮、解开宏等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技术应用前沿性”“学生参与深度”等维度提出建议。最后,王川总结强调:“各教师需进一步强化课程间的知识衔接,例如将西门子PLC与数字孪生仿真平台联动,形成‘虚实融合’教学闭环。”
本次教研会通过“课程建设+技能培训工作安排+教学打磨”三方面来进行研讨,将持续切实推动智能制造专业群教学资源的优化升级。后续将针对数字孪生课程开发小组,联合企业工程师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共同建设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培养复合型智能制造人才提供强力支撑。
供稿人:刘翠琴
一审:程双娇
二审:王川
三审:滕人超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