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近日电气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实验室108,举行了一场内容丰富、思想碰撞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
活动伊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第四党支部书记杨林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杨林书记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使教师们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重要论述,为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紧接着,卢筱磊老师进行了一堂精彩的磨课,讲解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卢老师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在座教师们对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随后,全体教授进行了评课。他们对卢老师的讲解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评课过程中,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讨论了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这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交流活跃的场面,充分体现了电气教研室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推动本专业课程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室主任郑玉莉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对省级一流课程申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分析。在充分考虑课程特色、学科优势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后,教师们一致决定以《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为突破口,全力打造省级一流课程。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教师们认真研究了省级一流课程的申报标准和要求,分析了目前我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大家认为,《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达到省级一流课程的标准,还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另外,电气专业电路课程组与云南农业大学电路课程组通过虚拟教研室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双方课程组近期的主要工作安排是按照工程认证的标准修订教学大纲,包括标准对照、大纲审视、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完善等。通过合作修订大纲,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两校可以统一教学标准,确保教学内容和质量的一致性,提升课程的综合实力。
最后,专业带头人乔琳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乔教授充分肯定了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对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精神表示赞扬。她指出,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希望教师们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素质,为电气教研室的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供稿人:郑玉莉
一审:郑玉莉
二审:乔琳
三审:滕人超
编辑:陈蕊欣
↑ 上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