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为了深入研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未来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竞争力,该专业的老师们齐聚信息中心207教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五次教学周教研室会议。此次会议由赵小明老师主持,全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教师悉数出席,共同探讨了学生论文、就业情况以及教师个人发展等重要议题。
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毕业生论文初稿:督促学生完成初稿,初稿完成后,学生应认真检查格式、标点等细节,确保整体规范。要求同学们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撰写初稿,并在要求的时间内进行提交,指导老师应对学生提交的初稿论文的结构和逻辑必须清晰合理,符合论文要求。指导老师应关注论文的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是否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联系。对于杂乱无章或重复矛盾的阐述,要求学生进行梳理和修改,确保全文连贯通畅;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了每位同学现阶段的就业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鼓励大家积极就业。针对特殊的学生,指导老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指导。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如身体条件、家庭背景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解答疑惑,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积极为学生寻找适合的就业机会,推荐相关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三)一师一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比赛,是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竞赛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激发他们教学创新活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
(四)一师一课:提出每一名教师负责一门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熟悉程度和教学深度,上好一门课,站好课堂,提升新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并为后续的课程持续建设与开发打好基础。
(五)教师磨课:按要求进行教师磨课,通过反复研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互动,教师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生需求,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磨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磨课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反思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技巧。
(六)教学常规检查:按照要求将之前做好的课程材料提交给教研室主任检查,如若有问题,积极配合整改。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教研室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帮助,同时也为各位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会议结束后,各位教师将根据赵老师的指导和各自的工作安排,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接下来的工作,为教研室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研室的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供稿人:张迪
一审:杨金梅
二审:赵小明
三审:李红育
编辑:李蛟
↑ 上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