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电气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学习电气专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从而促进内涵式发展。2024年1月12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电气专业负责人乔琳教授一行到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走访调研。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建设,以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抓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构建形成“以制度为保障、以改革为动力、以投入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的电气专业建设保障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入研讨交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两校电气专业就当前新形势下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科创竞赛培育、学风建设的痛点、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探讨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电气专业建设注入新活力,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气教研室主任潘峰教授对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乔琳教授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电气专业学科专业建设及近年发展情况、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科创竞赛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表示未来将共同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两校电气专业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发展。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电气专业负责人乔琳教授表示,此次走访交流是搭建院校之间深度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两校电气专业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希望两校电气专业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此次交流和互学互鉴加深对双方的了解,继续拓展合作宽度与广度。希望后期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交流合作关系,实现携手共赢。
座谈会上,双方表示要互相借鉴学习对方的经验与做法,进一步深化两校电气专业的合作交流,并就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沟通。此次互访交流学习增进了两校电气专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双方的互学互鉴和共同进步积累了宝贵经验。会后参观了电气专业实验室。双方还就多方面进行探讨并达成广泛共识。
(二)坚持思政教育引领,培养担当时代重任的电气人才
电气专业团队坚信,思政教育在电气专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不仅关乎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通过走访交流活动,电气专业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更好地引领学生更明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环境。电气专业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在行业企业中做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三)注重产教融合,共创电气专业美好未来
通过本次专业交流,明确了电气专业建设要更注重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不断了解企业、行业、岗位对本科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岗位从业素质的要求,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校企合作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求,探讨校企开展进一步合作的可能突破点和新途径。通过深入了解电气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借助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学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合作,推动电气专业的创新发展。
下一步,电气专业教师团队将致力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聚焦研究好、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二是从加强电气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提升专业素质、强化实践育人等四方面,建立一支与电气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三是发挥行业、企业在制定岗位能力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四是建设一批与电气专业建设相配套的实验室,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参与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和改造等途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开展资源联动、共建共育,实现共赢。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供稿人:孟园园
初审:乔琳
再审:方琼
终审:王为仕
编辑:沈丽丽
↑ 上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